《必然》干货版 罗振宇

本文是罗胖读凯文•凯利《必然》的笔记。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
那,难道未来还有什么“必然”?
凯文∙凯利说,有。

要理解凯文∙凯利的话,必须开一次脑洞——
我们过去总是以为,人是世界的主体,技术是我们的奴隶。
可是,万一反过来了呢?
万一,技术才是主体,人只是“它”达成目标的手段呢?

这样脑洞大开的时刻,几百年来已经好多回了:
• 第一次是哥白尼,他说,别扯了,人类居住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 康德说,别想了,真实世界人类永远也理解不了;
• 达尔文说,别傲娇了,人不过是猴子变的;
• 爱因斯坦说,别想更快了,光速就是极限;
• 弗洛伊德说,别做梦了,你的潜意识才是主人,人就是个傀儡;
• 道金斯说,别颠倒了,基因才是真正的乘客,人的肉体只是个车厢。
……
几百年来,我们受这种打击多了去了。
这回,凯文∙凯利又要给我们来一下狠的。
《必然》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
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
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
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

“我所说的必然是另外一种形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决定科技发展动态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原理会青睐某些特定的行为。”
站在这个角度,理解什么是“必然”就容易了。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必然”是人类未来的“命”。
而具体事物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样子,是“运”。
命由天定,运由自造。
科技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不知道它哪天学会站立坐卧,不知道它何时情窦初开,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天一定会来。

凯文∙凯利说:
“譬如,因特网的形态——由网络组成的遍布全球的网络——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采用的因特网的具体实现就不是必然。因特网可能是商业化的,而不是非营利的;它可能是国家的,而不是国际的;它也可能是私密的,而非公开的。”
“长距离传输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 iPhone不是”;
“四轮车辆是必然的,但 SUV不是”;
“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

《必然》这本书,我曾经说它是“为人类未来30年的科技进步做了一次掐算”。
现在,你就把这句话当做是营销话术好了。
实际上,《必然》是为科技这个物种画出了一幅基因图谱。

看看凯文∙凯利是怎么说的:
1.这无情的变迁之上是现代的分崩离析。我见证过无数科技力量的爆发,并从中归纳出了十二个动词。更准确地说,它们不仅仅是动词,还是一种“现在分词”,用来表达“持续动作”的一种语法形式。而这些力量正是处在加速中的动作。
2.这十二个持续动作中,每一个都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势。所有迹象表明,这些趋势将持续至少三十年。我把这些元趋势称为“必然”,因为它们植根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这些动词的特性来源于所有新科技所共有的偏好。这些有机的动词代表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呈现在我们文化中的一系列元变化。这些元变化已经在当今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描画。
3.这十二个词是:
形成(Becoming);
知化(Cognifying);
流动(Flowing);
屏读(Screening);
使用(Accessing);
共享(Sharing);
过滤(Filtering);
重混(Remixing);
互动(Interacting);
追踪(Tracking);
提问(Questioning);
开始(Beginning)。

4.虽然我对每个动词的论述都独立成章,但这些动词并非独自运作。相反,它们是高度叠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很难只论其一,不及其他。分享既促进流动又有赖于流动;认知需要追踪;屏读和互动不可分离;这些动词本身就在融合,又都处于成为的过程中。它们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域。
5.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人类是这个物种的寄生物、推动者。
这个物种用种种利益引诱人类中最有能力和野心的人按它的设想去行动。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1.在如此奇特的思路面前将信将疑。
2.了解,辩驳,并依此校正自己的行动轨迹。

未来科技什么样?
凯文·凯利说,且慢。
先来了解下未来科技的出现方式吧。
事物的出现方式,我们熟悉的有三种:
1.陡然出现。东方红,太阳升……然后你懂的。
2.慢慢成长。老牛是小牛变的。老草是嫩草变的。大妈是班花变的。
3.中途突变。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但是未来科技出现的方式和上述三者都不同。
它是——“形成”Becoming。
1.渐变。
2.变了之后,连亲妈都不认识。
3.变的过程,绵长而持续,让你感觉不到。

这是人类经验中从来没有过的一种降临方式。
为了解释它,凯文·凯利于是生造了一个词汇——进托邦。
如果《必然》这本书火了,你要是不知道“进托邦”这个词,出门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进托邦”区别于我们对于未来的另外两种想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所谓“乌托邦”,就是理想社会。
但是凯文·凯利说:“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每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其中都存在使其自我崩溃的严重瑕疵。”
▸所谓“反乌托邦”,就是糟糕社会。
机器统治人类,老大哥胡作非为,核大战后人类毁灭之类。
但是凯文·凯利说:“大部分反乌托邦故事里的瑕疵也是不可持续的。灾难越剧烈,反乌托邦就消失得越迅速。虽然灾难引发混乱,但应对系统会很快地自组织起来进行应对。”
举个例子:如果遍地小强盗,那就会出现大强盗。后来呢?大强盗会变成政府。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凯文·凯利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贪婪就可以解决无政府的问题。”
那,“进托邦”是个什么鬼?
下面这段话很重要:
“不过,反乌托邦和乌托邦都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归宿会是“进托邦”(protobia)。更准确地说。我们已经到达了进托邦。
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是一种进程。
在进托邦的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也是一种温柔的进步。进托邦中的“进”(pro)来自于“进程”(process)和“进步”(progress)。
这种微小的进步既不引人瞩目,也不鼓舞人心,极易被我们忽略,因为进托邦在产生新利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几乎同样多的新麻烦。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成功。而对今天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又会给明天埋下隐患。随着时间流逝,真正的利益便在这种问题与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背后逐渐积累起来。”
这段话后头,有四层意思:
一、“不断升级”变成一种常态。

凯文·凯利说,下一个最热的创业机会是“人工智能”。
忽悠吧?
60年来,不断有人预测人工智能时代近在咫尺。
但是直到现在,人工智能好像还是遥不可及。有人调侃人工智能不过是人类的马甲:“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不过凯文·凯利说,这回是真的。事情正在起变化,因为近期有三大突破。
1.廉价的并行计算;
2.大数据;
3.更好的算法。

这回,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尤其是大数据。什么智能都需要训练,大数据就是训练人工智能的。
凯文·凯利调侃说:
接下来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可就好写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预测接下来 10000家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挑选一个领域并加入人工智能。”
慢着,你总得先定义下什么是“人工智能”吧?
凯文·凯利用两个字了结了这笔糊涂账——知化(Cognifying)。
想来也是,人工智能的那么多花哨定义都不如这个词来得干脆——硬件问题软件化。用自动化的知识来解决一切问题。
该举例子了:
第一个例子:摄影术
过去的照相机又重又贵。现在又轻又便宜。为啥?
因为过去我们靠的是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光学镜头来优化图像质量。
而现在我们是在用“算法”来优化图像质量。

第二个例子:化学
倒腾瓶瓶罐罐多费劲?加入人工智能后,科学家们可以进行虚拟化学实验。他们在天文数字的化学结合中精挑细选,决定哪些更有希望成功,值得放在实验室中检验。

更多的例子:
知化的音乐、知化的洗衣、知化的营销、知化的房产、知化的护理、知化的建造、知化的伦理、知化的玩具、知化的体育……后面的自己想吧。
反正,整个世界都在“知化cognifying”。

再强调下——
所谓人工智能,不是搞出一个比人类还聪明的怪物,而是用自动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理解了这个定义,那就要得出几个结论了:
第一,人工智能不可怕。
它只是把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变得新奇、有趣而已。
整个过程和100年前的“电器化”差不多。
它会像一个老实的保姆一样,搞定好多事又不招人烦。廉价、可靠的数字智能在一切事物背后运行,近乎无影无形。
第二,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其实都是在喂养人工智能。
2002 年,凯文·凯利在谷歌的一个小型聚会上问拉里·佩奇,你为什么要做免费搜索?
拉里·佩奇说,“哦,我们其实在做人工智能。”
几年来,谷歌收购了十几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乍看,你会认为谷歌正通过人工智能改善自己的搜索能力。
凯文·凯利认为事实恰恰相反。谷歌正利用搜索改善它的人工智能。
每当你键入一个查询词,你都是在训练谷歌的人工智能。当你在图片搜索栏输入“罗辑思维”,就在告诉人工智能罗胖子长什么样。谷歌每天处理的 121 亿次查询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训练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
再过10年,谷歌将拥有一款无可匹敌的人工智能产品。
凯文·凯利的预测是——
到了2026年,谷歌的主营产品将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
第三,“人工+智能”才是方向。
1997 年,IBM 的超级电脑“深蓝”击败了当时具有统治地位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人类选手会不会对这种比赛失去兴趣呢?
卡斯帕罗夫率先提出了“人加机器”的概念,即在比赛中用人工智能增强国际象棋选手水平。如今,这种比赛被称为自由式国际象棋比赛。
2014年自由式国际象棋对抗锦标赛上,纯粹人工智能赢得了42场比赛,而“人工+智能”型选手赢得了53场。
在廉价且超级智能的国际象棋软件的激励下,下国际象棋的人数、锦标赛的数量以及选手的水平都达到了历史之最。拥有国际象棋大师头衔的人数至少翻了一番。
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成为更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那么合理地推测,它也能帮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飞行员、医生、法官、教师。
第四,人工智能有无数种类型。
一些新的心智包括:
一种心智与人类的心智相像,只是反应更快。
一种心智主要基于大容量存贮和记忆,有些愚钝但是信息面广博。
一种全球化超级心智,由数百万做着单调工作的智能体组成。
一种蜂巢型心智,由许多十分聪明的心智组成,但是自己却意识不到。
一种心智被专门训练用来加强指定的人类个体,但是对其他人完全无效。
一种心智能够设想但不能制造比自身更强大的心智。
一种心智能够制造比自身更强大的心智,由于自我意识不足,无法设想自己制造的心智。
一种心智能够制造比自身更强大的心智。
一种心智能够创造比自身更强大的心智,而被创造出的心智能继续这么做。
一种心智拥有自身源代码的访问通道,因此可以修改自己的进程。
一种心智逻辑能力超强并且没有情感。
一种心智能解决普遍问题,但没有自我意识。
一种心智具有自我意识,但不能解决普遍问题。
一种心智成长期很长,并且在它成熟前需要一个保护者。
一种很缓慢的心智,覆盖了很长的物理距离因而在快速的心智看来,它是“隐形的”。
一种心智能够多次克隆自己。
一种心智能够克隆自己,并且与克隆体组成一个整体。
一种心智能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从而保持永生。
一种快速、动态的心智,能够改变自己的认知进程。
一种心智专门提出设想并做预测。
一种心智从不抹去或忘记任何事情,包括错误或虚假的信息。
一种半机器半动物的共生心智。
一种半人半机器的赛博格心智。
一种使用量子计算的心智,我们无法理解它的逻辑。
我们可以把凯文·凯利列的这张单子保留好。
他说,这些类型的人工智能如果成为现实,怎么也得20年开外。
第五,人工智能不断地重新定义“人类”。
举个例子说,穿上鲨鱼皮泳衣的菲尔普斯参加比赛,算不算作弊?
那用上了人工智能的人类,“人”和“非人”的界限究竟划在哪里?
第六,我们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抢掉。
在本世纪结束前,如今人们从事的职业中有70%很可能会被自动化设备取代。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当机器人取代流水线工人后,它们会接着取代仓库工人。麻利的机器人能够从早到晚不断地抬起 150 磅的重物。它们把箱子取出来,分好类,然后装上卡车。这种机器人已经在亚马逊的仓库工作了。
到2050年,大多数货车将实现无人驾驶。鉴于货车司机是目前美国最普遍的职业,这件事的影响不容小觑。
任何较为机械的资讯密集型工作都能被自动化。无论你是一名医生、律师、建筑师、记者甚至程序员,机器人都将历史性地接管你的工作。
第七,不用担心,会有新工作。
当机器人和自动化过程包办了我们的大多数基础工作时,我们就会闲下来并且自问“人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理应成为芭蕾舞演员、专职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服装设计师、瑜伽大师、同人小说作者等等。
货车司机没得干了,会出现行程优化师的新工作。
外科手术没得做了,让复杂机器保持无菌状态将成为医疗新技术。
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将来,我们和机器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复杂,出现一种7 个步骤的循环模式:
1.机器人干不了我的工作。
2.好吧,它会许多事情,但我做的事情它不一定都会。
3.好吧,我做的事情它都会,但它常常出故障,这时需要我来处理。
4.好吧,它干常规工作时从不出错,但是我需要训练它学习新任务。
5.好吧,就让它做我原来的工作吧,那工作本来就不是人该干的。
6.哇,机器人正在干我以前做的工作,我的新工作不仅好玩多了,工资还高!
7.真高兴,机器人绝对干不了我现在做的事情。
然后回到步骤1。

总之,在《必然》的第二章,凯文·凯利想告诉我们的是:
1.人工智能是下一个大机会。
2.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用自动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坏消息是:人工智能会逐次替代人类现在从事的工作。
4.好消息是:人和智能是“共生关系”。
工作没了,找个新的就好。
旧工作永远会被取代。新工作也永远会持续出现。

凯文·凯利在《必然》 的第三章里,要求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未来——
一切不再是固定的、可捕捉、可占有的实体。
一切都将是“流”。
在这样的时代,赚钱的方式也必须花样翻新。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
它将我们使用它时所产生的一切行为、一切特征、一切想法拷贝成了复制品。如果一样东西可以复制,那么当它接触到互联网之后,就必然会被复制。
软件、音乐、 电影和游戏都是赚钱并且易于复制的产品。新的财富因此建立在一台巨大的复制机器之上。

复制品必然流动。实体产品也被当作流动服务来出售——
马路上停泊的汽车,变成了由优步、滴滴、快的按需提供的私人交通服务。
日用百货可以定期送货上门,不会间断。
手机每隔几个月就变得更好,因为新操作系统可以持续地更新。
永无止境的改进,汇聚成了一条条河流。

我们正在进入计算时代的第三个阶段:流(the Flows)。
计算时代的第一阶段,从办公室里借鉴了大量的比喻:我们的屏幕上有“桌面”和“文件夹”,还有“文件”;它们层级分明,秩序井然。
第二阶段的数字时代,基本单位是“页面”。页面并未被组织在“文件夹”里,而是分布在连接起来的网络当中。“浏览器”取代了“桌面”,而网络的结构是平的。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计算的第三个阶段,最基本的单位是“流”。我们刷朋友圈,看流媒体视频,听在线音乐,就连电视屏幕下方都是不断流动的新闻滚动条……我们沐浴在通知和更新组成的信息流里。标签取代了链接,标注、点赞、收藏不同的时刻。

流动的时间同样也发生了转变。
在第一阶段,任务往往以批处理模式完成。你每个月都会收到账单,每年申报一次税金——事情总是堆积起来等待一次完成。
第二阶段是日清日毕模式,随着网络的到来,我们期待所有事能在当天完成。收到退款后,我们希望这笔钱当天就出现在账户里,而不必等到月末。发送电子邮件时,我们也期望能在当天晚些时候收到答复,而不用像纸质信件那样等到两周之后。
如今是第三阶段,我们转换到了实时模式。给别人发信息,我们希望立刻收到答复。手机支付,我们希望能立刻结算。对于新闻,我们不再需要得知上个小时的事情,而是需要了解当下每一秒的一切。
要么实时发生,要么不存在。想在实时中运转良好,所有事情就必须流动起来——这至关重要。

复制品无处不在,太过廉价(实际上已经到了免费的地步),以至于只有无法复制的事情才变得真正有价值。
你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无法复制的呢?
比方说信任。信任无法大规模生产,也无法购买。信任必须通过时间积攒。人们愿意为信任支付额外的费用。
和信任一样难以复制的特性还有很多。我列出了至少8种情况,人们愿意为免费得到的东西付费——

1.即时性
迟早你都会找到自己想要的免费复制品,但是如果生产者能将产品在第一时间发送到你的收件箱中,这就有了稀缺的价值。
许多人会去电影首映式,花大价钱看那些以后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影。他们花钱购买的并不是电影,而是即时看到最新的电影。

2.个性化
一本免费的图书可以经过个性化编辑,反映出你先前的阅读背景。阿司匹林同样免费,但是能适应你DNA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十分昂贵。
个性化要求是创造者与消费者、艺术家与粉丝、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不断对话。它是一种对时间的消费。营销人员将这种情况称为“粘性”,因为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对原生资产有所投入,不愿意移情别恋,更不愿意从头再来。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是无法通过复制粘贴得到的。

3.解释性
有个老笑话是这么讲的:软件下载免费,用户手册一万美元。但这并不是玩笑。红帽(Red Hat)和Apache等一批高度知名的公司就是这么存活下来的。他们为免费的软件提供有偿的技术支持。
许多医药和基因信息都遵循这种路线。未来,你的保险公司会在来年免费把基因序列送给你。而解释它们是什么意思——这需要一本解释基因序列的说明书,就会变得昂贵。

4.可靠性
你或许能免费获得一个流行的软件应用,但你得考虑这个软件有没有缺陷、是不是恶意程序或者垃圾软件。你会很高兴地为可靠性付钱。这样,你在使用软件时就会自由自在,脑袋里不用为别的事情操心。这种情况下,你付钱购买的不是软件的副本,而是软件的可靠性。

5.获取权
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在什么地方免费得到,但很不方便。通过付费服务,我就可以通过一个超级用户界面,在任何设备上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免费的东西。
比如,iTunes通过云端提供的内容,就是在向你出售获取权。虽然可以从其他地方下载到免费版本,但你还是会为了方便地获取音乐而付费。

6.实体化
把无形世界用更棒的实体化呈现出来,方法无穷无尽。纸质书、巨幕电影、现场演出、现场演讲、电台现场节目,甚至在你面前表演厨艺的厨师,都能展现出那些本可能免费下载到的事物,其实体化付费片段所具有的威力和价值。

7.可赞助
热心的爱好者希望为创作者买单,因为这能让爱好者们和倾慕的对象建立联系。但他们只在以下几种情况里才会买单:
1.支付方式超级简单;
2.支付金额合理;
3.可以看到支付后的收益;
4.花出去的钱能让创造者获益。

8.可寻性
当世界上的图书、歌曲、电影、应用和其他所有事情都以数百万计(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争夺你的注意力的时候,能被寻找到就具有了价值。爱好者们会利用评论、评测和品牌,并且越来越多地则依赖其他爱好者和朋友,来推荐好东西。他们也越来越希望为引导买单。

想要在全新的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成功不再源自对内容分发的掌握。分发近乎自动,内容全是信息流。
无论动用法律,还是技术,禁止复制的尝试都会失败。囤积居奇作为商业技巧同样会失效。

在音乐、书籍和电影身上发生的,正在游戏、报纸和教育中发生。这一模式,会延伸到运输、农业和医疗健康领域。车辆、土地和药品这样一成不变的东西将会变得流动起来。拖拉机会变成配备了轮胎的快速运转的电脑块;土地会变成网络传感器的基板;而药品会变成可以从病人那里传回信息给医生的分子信息胶囊。
我们刚刚开始流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多有待液化,但它们终归会变成流动的信息流。而知识终将支配原子。
现在,请畅想这个世界正在流动。
现在,请切换你的商业模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