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你才是整件事情真正的主角

“在这个过程里,我只是起到了一点点作用,你才是整件事情真正的主角。”

——和菜头

1

每一个元旦,都是一次归零。过去一年中无论是得到或者失去,请把它们都留在2016。在短暂的休憩之后,让我们再次举步上路,不要背负任何包袱,开始新的一段人生历程。

2017年刚刚开始,我们正身处在那个小时候无法想象的未来之中。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你:

不要对《槽边往事》写任何笔记,更不要总结、归纳、分析,得出个一二三来。并且,以此觉得自己“吸收”了什么、“提高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我坦白告诉你,在我这里并没有那些东西。学习的态度固然很好,但是,十几年应试教育培训出来的“学习”方法,在我眼里算不上是一种学习,最多只能视为一种应付考试的方法。

而我并不会出题,也没有考卷,我只是你人生漫长旅程之中一小段路的同路人,在这短暂的相逢里,给你讲述一点别处的风景罢了。

2

谈到学习,就必须先厘清什么是知识。我们身处搜索引擎的时代,知识的定义早已和前人不同。

在过去,知识说的是大脑的储存量,知道即为知识,背诵即为学习。在今天,我们身处搜索引擎的时代,以知道为知识、背诵为学习的人,沦落为电视综艺节目里的猴子,根据主持人发出的信号,在观众面前表演自己的记忆力。

知道《论语》第三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知道哥伦布哪一年开始环球航行又有什么意义?这不过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几个字,然后按下回车键的事情罢了。

3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精酿啤酒。那篇文章自然也可以划重点、做总结,写出精酿啤酒的特点,列举我在文章中提及的啤酒名称,并且加以背诵。但所有这些事情和精酿啤酒没有任何关系。

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可能依然对精酿啤酒一无所知。因为在人生的考场上,并不会有人发下考卷,要求你写出这一切,为你打一个分。在这篇文章里,可以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只有一点:精酿啤酒不同于我们日常喝的啤酒,采用了特别的制造工艺,拥有截然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如果真有所谓学习,那么也不是分析、总结文章,而是把文章中提到的几种精酿啤酒都买来亲自尝试一下,感受一下它们的不同。如果自己喜欢它的味道,那么就去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尝试一下各种不同的精酿啤酒。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寻自己喜欢的味道,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可以为任意一瓶没喝过的精酿啤酒做出个人评定,明确知道它的风格、品类,以及优缺点。

这才是知识,把全世界的啤酒书和啤酒网站全部毁灭了,也没有人能够夺走的知识。闭上眼,喝一口就知道,这是所有搜索引擎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说知识有价。

4

在这个过程里,我只是起到了一点点作用,你才是整件事情真正的主角。如果说我的文章是一件作品的话,那么这件作品我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是由你们去完成的。

我之所以存在,原因在于,一个人不可能提出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问题,而我会告诉你它的存在。如果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精酿啤酒这件事情的存在,那么你自然不会有“哪一种精酿啤酒好喝,哪一种最贵”这样的问题。

我告诉你它的存在,那么关于精酿啤酒所有可以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就全在于你个人的探索和努力了。而这种探索和努力,也绝对不是纸面上的勾勾画画,更不是大脑里的一次信息存储。你都没有举起过杯子,单靠一篇文章,怎么敢讲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了解”了什么,遑论“学习”了什么?

5

每一篇文章里,我都会提供事实,我也会提供观点。但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它们大多和知识无关,因此也就不存在学习的问题。就算你全部背诵下来,它们依然是我的,根本不曾属于你。即便你更进一步,去找寻更多的事实,分析我观点背后的论证,它们依然是我的,和你依然没有多大关系。

除非你有那样的勇气,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在现实生活里走出去,亲身尝试一下。那么,你个人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会在沉淀之后变成属于你个人的知识。在踏出去那一步之后,才有所谓学习的存在。

我希望你能在2017年里找到你的学习之道,这就是我对你最大的祝福。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iget@luojilab.com 。
知识原本是一个对外开拓的过程。
从一个肉身,向外攫取信息,直达世界的边缘。
而未来,知识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
你选择一种趣味。
然后用这种趣味把自己变得与先前不同。
未经趣味引导的人生不值得一活。
不在选择中重塑的人生毫无价值。

傅盛: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撬动世界,只需要一张很小的骨牌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提出好问题,才能找到好答案
高效的人,一天只做最重要的事

世界很大,有很多事要做,但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它最好的一点,是用简单的图表,把一些问题讲得很清楚,非常不错。

我把几个比较精华的要点找了出来,和你分享。

1 找到一个支点,你就能撬动地球

书中说道,完成最重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虽然每个骨牌很小,但每个骨牌能推动比它大一倍的骨牌。一旦传递下去,只要碰一个小骨牌,整个多米诺骨牌都会被推动。

你撬动这个世界,只需要一张很小的骨牌。这是整本书的理论基础。

很多事情的改变,都是一件一件去完成的。这些大道理,大家听过很多,只不过我们喜欢一个词,叫“但是”。我觉得没有“但是”,找到那个关键点去撬动,就跟“给你一个支点撬动地球”一样。

关键在于:怎么才能找到那个支点?那件最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

2 80%的结果,得益于20%的付出

这里有一幅图。付出20%,却收获了80%的回报。这幅图的重点在于分配不公。

▲ 2/8法则

实际上,80/20的比例会有调整,有时候,它可能是90/20,有时候是70/10,又或者65/5。总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每一分钟付出,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如果相同,就解释不了白手起家这件事。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大家同样揣着几百块来北京,都在辛苦努力,最后却走向了不一样的生活轨道。

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事情不是你付出,最难的事情是找出那20%,然后主动去付出,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3 砍掉90%“可以做但不应该做”的事

再看这幅图。我们会把很多“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都列出来。

▲ 将你的待办事项清单重新排序,
它就变成了成功清单

生活当中穿插着很多摆在你面前的事,以及非常值得去做的事。你只要花几分钟认真思考一下,就与你瞎忙着处理一些事情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就个人而言,思考的核心在于:当你的时间成本一样的情况下,你怎么去反思自己做错的事情?怎么在这个方面跟自己较劲,怎么把你做的所有的事情,砍掉一半你认为不重要的?最极致的,就是砍掉90%“可以做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就是化繁为简。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做到了。这个思维模式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4 简化,简化,再简化

再看这幅图。你要把80/20原则不断贯彻,就是从所有迹象中找出你的20%,然后再从这20%里找出20%。找出关键中的关键,直到找出那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

▲ 无论待办事项有多少,
你都可以将其精减至一项,别半途而废

你要不停这么去想。

在你面前,刚开始,所有事情都是一样的。核心就是两点:缩减和极致。就是不断简化,简化,再简化。大力奉行简化原则。

我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一个人跟我讲很多件事的时候,我都不听,你先告诉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有一次,一个美国同事约我在咖啡厅汇报工作,他拿了很厚一堆的PPT,我连翻的兴趣都没有。我本能知道,没有一个人有能力把一个蜘蛛网似的东西搞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我培养的思维模式就是,看到东西后,本能地会问,简单一些是什么,再简单一些是什么。不断逼问自己。

5 想法差,收获就会差

想法有多重要?同样的行动,想法好,你的收获就大;想法差,你的收获就小。

以前,我们不断进行各种论证,还不如这幅图来的简洁。同样的行动,一样的行动时间,一样的努力,你的想法好了,斜率就高,想法差了,斜率就低。

辛苦不值得被炫耀。的确是这样。如果你的想法不好,就只能这样了。那有没有负面的结果?我相信一定有。

比如,每天很努力,最后一无所获的人,就会陷入一种状态:我这么努力,社会特别不公平,旁边人很差。

这个问题再细化一下,其实就是做什么,怎么做,跟谁做。简化出来,就是这么几件事。当你把这个想法理顺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收获就会比别人好。

6 关键问题,就是大局和焦点的结合

当我看到这幅图的时候,心想,不就是我说的战略三部曲吗?大局就是预测,看大方向。焦点就是破局点,找那个关键点。只做这件事,就是All in。

我想,路径基本都一样,只是大家表述方式不同。关键问题就是大局和当前焦点的结合。

大局是什么?大局就是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结束,人口红利结束,移动互联网红利结束。焦点是什么?焦点就是广度做完,做深度。

所以,大局和焦点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一种思考模式。

有一个词叫迎刃而解,你能找到那个“刃”吗?找到这个关键的“刃”之后,其他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7 提出好问题,才能找到好答案

提出好问题,是非常难的。从这个图,你可以了解一个好问题的重要性。


▲ 一个好问题的四种构成

我们通常思考一个问题,总是想如何能做好?如何才能在今年做好?如何能做到10%的增长,然后再想,为什么不能做20%?能不能再做到50%?

这样的思考,要么问题不够大,要么不够具体。一定要想到一个大而具体的目标。想法不够大,不行。

最近,我碰到一个技术很牛的创业者,我说,你不懂产品,他说,我活下去就行。我告诉他:技术一定会贬值。技术贬值不是因为你不钻研技术,而是你掌握的技术不变成独门利器。

我想说的核心是,活下去,这个目标太小。如果你找不到那个腾挪点,你永远都在苦战。因为你刚做完这个,发现又被冲击了。那,原有业务要不要维护?如果不维护,钱从哪儿来?然后,你抽两个人去找新机会。等于你拿20%的精力去侦察。那大公司呢?它也拿出20%的精力,你怎么办?

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本质。就是大而具体。一定要大,而且具体。

8 高效的人,一天只做最重要的事

我们每天都觉得,要做最重要的事情,但花在上面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觉得一天做到,也不容易。哪怕做到一周。


▲ 最重要的一件事,让一天变得有意义

比如,每周拷问自己一次?每周花一天时间,去做这样的深度思考?每周集中做好一件事?一周只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下定决心“专注于最重要的那件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推倒最重要的多米诺骨牌,直到养成习惯:只做一件事。
本文由作者 傅盛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盛盛GO”。

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

拖延症是一种智慧的生存策略
世界上没有比拖延更有效率的事儿了
爱着急是庸人自扰的显著特征

1

一部新电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别去,拖着。通常,拖几天,就会有无数人告诉你:千万别去,不值得浪费那两个小时和几十块钱。

当然,也有的时候,拖了几天,有无数人告诉你,这电影你得去看看,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继续拖。 拖几个月,再问他们,还觉得值得看吗?或者干脆拖几年,再回头看,还觉得那电影不看不行吗?

到那时候就根本不用问他们了。问问自己就够了:几年都过去了,我没看那电影,觉得有什么损失吗?有什么遗憾吗?真遗憾也没事儿,再找来看也没那么难。但基本上,没几部电影配得上这样的待遇。你试试就知道了。

同样的道理: 听说一件热门新闻,你发表不发表观点?

先别发,拖着。 拖几天,也许事实就翻转了,当事人就改口了,现场视频就冒出来了,你也改变主意了。更重要的是,你也许会发现这事儿根本不值得探讨,说不说也没什么分别。

2

拖延症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只要拖一拖,都会自行化解。如果没有,那是你拖得还不够久。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耽误事,其实真的不是那样。

一般只有两种事儿你会拖着:你不喜欢做的和你觉得拖拖也没问题的。喜欢的事儿你不会拖着,不能拖的事儿你也不会拖着。所以说,拖延症其实是一种辨别、筛选机制,这是一种本能。

因为你本能地觉得人生应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应该用在更紧急更重要的事儿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无关紧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烂事,让我们拖着,拖没了就好。拖不没,也至少把我们跟它们相处的时间压缩到最小。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证,着急是着急者的墓志铭。会拖延走遍天下,爱着急寸步难行。

为什么?因为越爱着急,越一步一个坎儿。很多坎儿是急出来的。“自扰”是庸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不拖延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拖延是把问题留给时间。时间很厉害,至少比你英明、强大多了。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怎么让时间解决?还不就是拖着。

3

我猜,“拖延”这事儿是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的,不拖延的那些人可能早就死了。

举个例子:

几百万年前的一个深更半夜,俩原始人躲在山洞里,听见外头有东西嗷嗷叫。没听过,不知道是什么。急脾气的那个说:“啥玩意儿啊?我出去瞅瞅。”拖延症那个说:“瞅啥啊?再等等。”急脾气的不听劝,出山洞去瞅,不巧,是大老虎,享年一十五岁。

咱们是谁?咱们都是拖延症那人的后代。他的拖延症挽救了自己,保全了咱们。那是咱们老祖先,咱得铭记他,感谢他。

4

怎样获得成功的人生?从拖延症开始。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怎么才能笑到最后呢?答案就是最后再开始笑。真的,根据我的经验,最后再开始笑,笑到最后的几率会大很多。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拖延更有效率的事儿了。

事情分四种:

1.重大而不紧急;

2.紧急而不重大;

3.不重大也不紧急;

4.又紧急又重大。

前三种都该拖着,不拖到最后关头绝不出手,唯如此才能用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把它们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说拖延反倒最有效率。

又紧急又重大的?放心,你想拖延也拖延不了,因为到那时候你的拖延症就临时痊愈了。没见过一个屋子着火还慢慢悠悠找袜子的,让你拖你都不拖。

唯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事情又紧急又重大,但你不知道。但那就跟拖延不拖延没关系了,就是急脾气碰到这种情况,也一样得吃亏。

5

我觉得拖延症应该有个“症歌”,可以照着《夕阳红》的旋律唱:

“最美不过拖延症,温馨,又从容。拖延出晚开的花啊,拖延出陈年的酒。”

你想啊,晚开的花、陈年的酒。不拖延,怎么晚开?怎么陈年?
本文由作者 东东枪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东东枪(deardongdongqiang)。
什么是有趣?
当别人在是非对错的窄巷子里紧张对峙的时候,
你能往旁边跨一步,就是有趣了。
讲是非的人,他们的世界特别小。
小到——总要把当下的东西放到别的标准里去衡量。
讲趣味的人,他们的世界特别大。
大到——仅仅是当下这一刻就已经足够他们玩耍。
举个例子——
如果你对东东枪说,你的论证不严谨,拖延症其实很不好。
恭喜你。你很正确,但也就没了趣味。

朱清时: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演讲: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朱清时教授在上海恒南书院的演讲(原标题《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来源:青草南园(ID:qcny33)

量子力学可能崩塌你的“科学”世界观: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
量子力学也是自然科学史上被实验证明最精确的一个理论,但是量子的观念,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说的没有人能够理解,绝不是指像我们这个层次的人,而是说连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都不能理解。
那么量子力学最不好懂的是些什么问题呢?我先把量子力学中人们最不好懂的东西介绍给大家,而最不好懂的东西最后恰好是证明了:意识不能被排除在客观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识加进去你才能够认识搞懂它。
1、态叠加与坍缩
量子力学的第一个诡异现象叫做态叠加原理和坍缩。
为了解释量子力学观念,我先说说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一般人认为客观物体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这种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比如说,我的女儿现在在客厅里面,或者说我的女儿现在不在客厅里面,两者必居其一。
○女儿可以既在又不在客厅里吗?
但在量子力学里就不一样了。量子力学就像说你的女儿既在客厅又不在客厅,你要去看这个女儿在不在,你就实施了观察的动作。你一观察,这个女儿的存在状态就坍缩了,她就从原来的,在客厅又不在客厅的叠加状态,一下子变成在客厅或者不在客厅的唯一的状态了。
所以量子力学怪就怪在这儿:你不观察它,它就处于叠加态,也就是一个电子既在A点又不在A点。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它就真的只在A点或者真的只在B点了,只出现一个。
那有人就会说了:这是诡辩,你怎么知道电子不观察它的时候,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呢?
好,这就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很多实验确证的事情,其中一个最著名最重要的实验,就是干涉实验证实。
○电子同时在两处。
电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没有确定的状态。所以这件事是量子力学最诡异的事情。懂了这个,就懂了量子力学最诡异的东西,而且随后我们就能来证明:量子力学离不开意识,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2、单体的叠加态:薛定谔的猫
刚才说的是量子力学第一个诡异之点,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诡异之点往下推论,能够推出什么结果。最后结果会使大家认识到,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物质世界和意识不可分开。
这个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提出的,被称为“薛定谔的猫”。
○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猫
现在我来说薛定谔的实验是什么: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接到一个装置上,这个装置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原子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的时候就会发射出一个粒子来,这个粒子一发出来就会触发毒气设施,毒气一触发就会杀死这只猫,就是说猫也处于这种既死又活的迭加状态。这是他想象中的一个实验。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物理学家一个个都惊呆了,原来以为只有微观世界才有这种态叠加,就是状态不确定,既处于这个状态,又不处于这个状态。现在宏观世界也一样了,猫不就是这样吗?有一只既死又活的猫。
这与我们的经验严重违背。这个实验实际上就是“女儿在客厅里,女儿不在客厅里”变了个样子说出来。这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既死又活是同时存在的,量子力学认为两者同时存在。
那么怎么可能既死又活同时存在呢?人不能想象这种状态,于是大家就把这个实验进一步讨论下去。
○从不确定到确定可避免意识参与吗?
196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维格纳想了一个新的办法,他说:我让个朋友戴着防毒面具也和猫一起呆在那个盒子里面去,我躲在门外,对我来说,这猫是死是活我不知道,猫是既死又活。事后我问在毒气室里戴防毒面具的朋友,猫是死是活?朋友肯定会回答,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不会说是半死不活的。
他这个说法一出来大家就发现,问题在哪儿呢?一个人和猫一起呆在盒子里,人有意识,意识一旦包含到量子力学的系统中去,它的波函数就坍缩了,猫就变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也就是说猫是死是活,只要一有人的意识参与,就变成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了,就不再是模糊状态了。
维格纳总结道,当朋友的意识被包含在整个系统中的时候,叠加态就不适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门外,箱子里的波函数还是因为朋友的观测而不断地被触动,因此只有活猫或者死猫两个纯态的可能。
维格纳认为,意识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使波函数坍缩是不足为奇的。,确实只能这样认为。因为外部世界的变化可以引起我们意识的改变。
大家想过没有,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我们的意识能够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改变,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对吧?人的意识就是受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改变了,随时都在变化。那为什么客观世界就能改变意识,意识就不能改变客观世界呢?
他就说意识是能够改变客观世界的,意识改变客观世界就是通过波函数坍缩,就是使不确定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这样来影响的。
所以波函数,也就是量子力学的状态,从不确定到确定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这就是争论到最后大家的结论。
○测量的核心是人的意识
自然科学总是自诩为最客观、最不能容忍主观意识的,现在量子力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居然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了。
因为量子力学是我们客观物质世界最基础的理论。刚才说过了,二十世纪人类技术进展都跟量子力学有关,而且量子力学经过了最精确的实验验证。
量子力学的基础就是:从不确定的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一定要有意识参与。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成就。
到这一步,我们对量子力学的诡异已经有所了解了,诡异的基础实际上是:意识和物质世界不可分开,意识促成了物质世界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转移。
这点很像在佛学中,一个念头一下子使物质世界产生出来了,这样的概念。物质世界产生出来实际上是从不确定一下子变成确定的,这两者很类似。
刚才讲了量子力学两个诡异之点,诡异之点到最后就达到了物质世界离不开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意识才使物质世界从不确定到确定,发生这样的坍缩,也就是变化。
3、多体的叠加态:量子纠缠
现在再来讲量子力学第三个诡异之点,这个和前面讲的状态有关,是它们的直接结论,叫做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与“薛定谔的猫”是类似的,只不过“薛定谔的猫”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处于不同的状态的叠加,量子纠缠讲的是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它们都处于不同的状态的叠加,它们彼此之间一定有明确的关系。这就是量子纠缠。
○纠缠态的手套
比方,我们从北京买了一双手套,把手套中的一只寄到香港,另一只寄到华盛顿,那么寄到香港的是左手戴的还是右手戴的?
谁都不知道,如果香港的人收到了打开一看,是左手的,那华盛顿的人不用看就知道收到的是右手的,因为手套是左右配对的,这是个规则。一旦寄出去了,寄的过程中不确定,但是一个人只要观测了他收到的手套是左手的还是右手的,另一个人不用观测就知道了。这就是纠缠的一个例子。
大家会认为,你看没看它没关系,它早就确定了。但量子力学大量实验证明,如果把同一个量子体系分开成几个部分,在未检测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这些部分的准确状态;如果你检测出其中之一的状态,在这瞬间其他部分立即调整自己的状态与之相应。
这样的量子体系的状态叫做“纠缠态”。就好比这个手套在寄出以后,在还没被观测之前,它是不是确定呢?肯定不确定。只有在你确定了其中某一个的状态,另一个的状态立刻就变化了,也变得确定起来了。这种关联就叫作量子纠缠。
大家也许很难理解这个纠缠,说实话,这个已经超出了我们人类的理解能力的范围之外,你只能去试图想他、接受他,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客观经验已经不符了。
○量子隐形传输——瞬间传输的未来
这个例子还说明纠缠的一个重要特点:纠缠一方得到的任何信息,另一方也会马上感到,不需要信息传递。这一点很重要,后面要用到。
这种纠缠的例子大家还容易理解,但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纠缠大家不太容易理解,原因就在于大家的观念都认为一个事物永远都有个确定的状态,但是量子力学发现微观世界的事物,在还没被观察之前没有明确的状态。
大家记住量子纠缠就是对于多个微观物体,在被观察之后,它们的状态会从不确定到确定,作一个有关联的突变。量子纠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工具了,这个工具可以用来传输东西、传输信息。
我先来说,非量子力学的经典物理学的信息传输。
比如一位女士有一本书,或者任何信息,她想传输到一位男士手上去,这个男士在纽约,两个人根本看不见。
经典物理学的传输方式是女士拿扫描仪来扫描这本书,扫描之后通过网络系统,把信号传到男士那去,男士再把它打印出来,这就是经典信号传输了。
但经典信号传输有个大缺点,就是不完全。因为一本书在扫描时候只能得到它的部分信息,这本书的颜色、纸张的厚度、纸张的原子分子结构那就传不过去,传的只是照相的图像,这就是经典物理学的信号传输。
量子信号传输就完全不同了。量子信号的传输利用量子纠缠态。
如果这位女士与男士离得很远,一个在火星上,一个在地球上,他们可以用量子纠缠来传输信息。如果女士在A点,她有光子A;男士在B点,他有光子B。
光子A和B处于纠缠态,对A光子施加的任何作用或给她的任何信息,B光子都马上得到。如果把这本书的全部信息作用于A光子,那么B光子也马上得到。
这就是量子隐形传输中,最后的B点得到的是和原来完全一样的信息。
经典物理传输后所复制出来的,只是纸上图像的信息,没有复制任何“实体”本身。而量子隐形传输却从“实体”得到完整的信息,从而复制出了“实体”本身,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量子态!
这个工作现在在全世界做得最领先的是欧洲国家,然后就是中国。
中科大有个年轻教授叫潘建伟,他做这个在全世界很有名,做得很好。这个量子隐性传输能够实现,就使得人类有这种可能:可以把在地球上某个东西的全部信息传到火星上去,而且瞬间就传播了。
现在传播的是某个东西的全部信息,总有一天能实现把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传递到火星上去,然后在那个地方用原子组装出来,不就变成传输了一个人了吗?这个超远距离隐性传输,就类似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幻想。
(注:不是幻想,这就是中国刚发射的量子卫星原理)
我讲这个,主要想让大家理解并记住,如果两个地方的物质处于纠缠态,从纠缠的一方的所有信息可以瞬间传递到纠缠的另一方去,这种传输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是瞬间传播的。这是量子力学第三个诡异的地方。
意识是量子物理现象
意识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你面前出现了一朵花,这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一个没有任何分别心的人,“对境无心”,看花不是花,此时他的意识处于自由的状态,他没看到花是不是红的,好不好看,他看它并不是花,他根本就不动念头。
这种境界在唐代张拙的诗中写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未经测试的电子&未生念头的意识
这个自由状态与刚才所说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怎么可以比较起来呢?就是电子这些东西,在你没有测量的时候,它处处都存在,也处处不存在,一旦你测量,电子就有个固定状态出来了。
意识也是这样,如果你看到这朵花,一下子动念头了,动念头实质上就是作了测量。
你用鼻子作了测量发现是香的,你眼睛进行测量发现是红色的而且美丽,你动意念去测量它,发现它很令人愉快。
于是这些测量的结果,也就是念头的结果,一下子使你产生了进一步的念头:这是一朵玫瑰花,就认出它来了。
人意识的发动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动念进行测量,然后产生念头。这时候念头产生出来了,实质是通过测量得出的几个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这时意识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个概念“玫瑰花”上。
因此是念头产生了“客观”,念头就是测量,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
说得更深一步,《楞严经》讲“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觉明妙,觉明为咎”,是什么意思呢?
整个物质世界的产生,实际上在意识形成之初,宇宙本体本来是清净本然的,一旦动了念头想去看它了,这念头就是一种测量,一下子就使这个“清净本然”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生成为物质世界了。《楞严经》最早、最清楚地把意识和测量的关系说出来了。
○佛学和自然科学最终会在山顶汇合吗?
有很多人习惯说佛学是迷信,我说不,佛学不是迷信,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就是意识。
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
量子意识
这一部分介绍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研究量子意识达到什么水平了。这些材料取自于《科技日报》上一篇大文章,标题是《物理学和数学能完整描述真实吗——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论辩量子意识》,其中介绍世界上对量子意识的研究。
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意识是种量子力学现象。
这点可能与我前面讲的这些东西有关:意识像量子力学的现象,意识的念头像量子力学的测量。
人的意识过去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包括中医经络学说讲的“气”,“真气循环”。“气”用任何实验方法都没有找到。很可能意识或是“真气”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量子力学现象,用经典物理学的电学、磁学及力学方法去测量,是测量不出来的。
量子力学现象的一个主要状态,就是刚才说的量子纠缠。
大脑中有海量电子,它们处于复杂的纠缠状态。意识就是大脑中这些处于纠缠状态的电子在周期性的坍缩中间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这就是现在量子意识的一种基本观念。
这个假说在解释大脑的功能方面已经开始有一些地位了,形成了量子意识现象的基础。
目前关于量子意识的理论有好几种,这里介绍影响最大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彭罗斯(Roger Penrose)和美国一位教授哈梅罗夫(Stuart Hameroff)他俩创立的理论。
彭罗斯曾和霍金合作发现了黑洞的各种特征,是现代顶级的物理学家。他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皇帝新脑》,不知大家看了这本书没有,现在到书店去还找得着。
他这本书就是研究意识,他认为人的大脑有一点是现在的计算机和机器人做不到的,就是人的大脑有直觉。计算机和机器人都是逻辑运算,所以它不能产生直觉。直觉这种现象,彭罗斯认为只能是量子系统才能够产生。
○灵魂也是量子信息吗?
彭罗斯和哈梅罗夫认为,在人的大脑神经元里有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组成的,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等等,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之间距离很近,所以都可以处于量子纠缠的状态。
在坍缩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观测的时候,起心动念开始观测的时候,在大脑神经里,就相当于海量的纠缠态的电子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
如果按照他们的理论,脑细胞里存在着大量的纠缠态的电子,那就不可避免地有量子隐性传输存在,因为宇宙中的电子和大脑中的电子都来源于“大爆炸”,是可能纠缠在一起的,一旦纠缠,信息传输就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隐性传输了。
按照彭罗斯和哈梅罗夫的理论,我们的大脑中真是存在海量的纠缠态电子的话,而且我们的意识是这些纠缠态电子坍缩而产生的,那么意识就不光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细胞之中,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而且也形成在宇宙之中,因为宇宙中不同地方的电子可能是纠缠在一起的。
这样一来,人的意识不仅存在于大脑之中,也存在于宇宙之中,在宇宙的哪个地方不确定。量子纠缠告诉我们,一定有个地方存在着人的意识,这是量子纠缠的结论。
如果人的意识不光存在于大脑之中,也通过纠缠而存在于宇宙某处,那么在人死亡的时候,意识就可能离开你的身体,完全进入到宇宙中。
所以他们认为有些人的濒死体验,实际上是大脑中的量子信息所致。
在这个时候,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失去量子状态,而大脑中的量子信息并没有被破坏,它只是被干扰驱散到宇宙中去了。
如果一个人死后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又回到他的大脑中去,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的经验。”
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
所以,彭罗斯和哈梅罗夫就认为,如果是用量子信息的方法来解释,说人的大脑意识真是产生于量子信息的状态,有量子纠缠存在的话,那么人体的信息是不会消灭的,只会回到宇宙的某一处。
他们认为人体的这种信息可以模模糊糊地定义为灵魂。不是和大家说的那个灵魂一模一样,但是它的状态与我们过去说的灵魂非常类似。
以上的这些是彭罗斯和哈梅罗夫的理论,现在的科学家正在开始进行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人的大脑中是否存在量子纠缠态的电子。已经有一批实验做出来了。
○探索量子意识,任重而道远
2003年到2009年之间,有个叫康特的人做了一系列实验,他证明了人的精神也就是意识状态,存在着量子纠缠的现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生物系统量子相干现象的证据,相干是纠缠的一种。
他们认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就是表现出了量子计算的能力,量子计算就是量子纠缠的一种运用,所以量子纠缠在大脑中是存在的。
2010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在欧洲有种鸟,叫欧洲知更鸟(European robins),这种鸟是候鸟,它们飞得很高,但是每次找路都找得很准确。
他们发现在这种鸟的眼睛中有一个基于量子纠缠态的指南针,所以它们能用量子纠缠态的指南针来感知地球磁场很微弱的变化,来指导它们的飞行。因此如果鸟的感知系统使用了量子纠缠的话,那么人的系统中自然就有可能存在量子纠缠了。
总之,关于量子意识理论的实验仍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还很难下结论。
但是毫无疑问,物理学已经从任何事物都是“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方向往佛学的境界上又靠近一步了。
世界上可能存在着类似灵魂的东西,它在人生结束之后不死,只是回到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去了。这种观念跟唯识的根本-阿赖耶识学说是相一致的。

学习总是无效,是因为你没有稳定的输出系统

一个没弹过钢琴的小白,到一名合格的钢琴音乐家,需要经过哪些挑战?

很明显,没有人是通过看钢琴谱就成为了钢琴大师的。你必须要把手指放在钢琴上,按出第一个音符,才开始了钢琴之路。

1

把“想学”变成“开始学”
最重要的是你要确定下来,开始学钢琴。而不是早上起来,选衣服好困难,我要学形象管理。到了中午,中午吃什么好难选,我要研究一下料理。这样永远不会开始。只有先有了“抽屉”,把一个想法具象化,你才能往里面放东西。

想法是很容易消散的,我们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个念头,位于缓存区的想法,很快就会被刷新掉。

2

聚焦学习,完成原始积累
有抽屉,要开始往里面放东西了。

最开始的时候,老师会教一些简短的小片段,每个小片段都要弹上百遍,老师才会开始教第二段。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只要给出一个小的指令,就能马上顺着把这个片段所有的内容弹奏出来。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英语一样,学习认识所有的字母,就要花半学期的时间,直到我们能毫无障碍的听说读写。

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聚焦学习。

通过不断的、刻意的积累或训练某一个领域内的知识或技能,不断充实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让抽屉慢慢变“满”。这个过程,是我们大多数学习最基础也十分重要的一步,是学习的投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给自己打造一个可见的计划,以看得见的速度去积累,去够到那个目标。对于大部分的学习者而言,组块的积累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3

从碎片到系统
当小片段积累得越来越多,你就可以把这些小片段连接在一起,组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了。这个过程中,抽屉起到了重要的聚合作用。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空间,如果知识进来,毫无规律的随便乱放,那么很容易就会被你遗忘在角落,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还把大脑搞得乱糟糟的,占用我们的认知资源。

只有放在一起的关联知识,才会产生积累效应。积累到一定程度,抽屉会满满被装满,这些知识在共振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连接,独立的组块变成组块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很难被打散了。

当我们能够完整的弹奏一首欢乐颂的时候,就很难遗忘其中的某一个小片段了。

组块群是否形成,标志是能否产生盈利能力。比如说,你能够完整的弹奏欢乐颂了,那么你就可以靠弹奏这首曲子赚到钱获得经济收益,也可以靠对于乐感的提升获得跨界成长收益。

这是知识消费者和知识投资者的重要界限。

4

发散学习,完成质的蜕变
经济学家查理芒格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当你对某几个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度钻研,那这些知识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开始形成溢出效应。这个过程,是发散学习的过程。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在抽屉装满之前就止步不前了。想想那些去过两次就放弃了的插画课,玩过半个月就不喜欢的乐器,和画过三幅就觉得无趣的思维导图吧。

好一点的情况是,完成了价值兑现——

三个月的复习通过了的一场考试,只是现在已经忘了考了什么了;一个周末画完了一幅零基础油画,拍照发朋友圈秀艺术天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21天阅读训练营,组长给我发了一张荣誉证书,好像我真的就成为了阅读高手……

活生生就这么错过了,学习最迷人的部分。

还是说回钢琴的例子,开始弹奏的是欢乐颂,弹着弹着,你开始对旋律产生自己的感觉,这个地方可以再婉转些,那个地方可以更有力量感,于是有了改编版的欢乐颂,再后来有了悲伤颂,你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基础组块群不断积累和碰撞。

当你可以用来创造的原料越来越多,你开始尝试着不同音乐片段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作品来。随着创造力的井喷,你就从一个钢琴练习者,变成了钢琴师。

你还会发现,当组块群不断的完善和丰富的时候,输出就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并且在每次排列组合的过程中,还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创造出更多的新元素出来。

5
组块生态系统,进入躺赚模式
发散学习会对原来的组块群进行重构,加强知识连接和迁移,不断强化神经网络,这个时候,组块群就变成了组块生态系统。

如果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你就多了一个斜杠身份。这个组块生态系统你可以直接放到后台,这时候它已经不占用你的学习时间和认知资源了,成为了你的被动技能。弹过一千遍欢乐颂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欢乐颂怎么弹,就像你永远不会忘记怎么走路一样。

但如果你要让这个组块更强大,你仍然可以把它放在大脑前台的位置,加强它的敏感度。可能在后台,这个被动技能的触发概率是30%,到前台一些,可能达到70%甚至90%。比如说,在你完全掌握了弹钢琴的技能,也拥有比较庞大的曲库时,你仍然每天都弹上几个小时。

在不断的创造力溢出和神经连接强化过程中,你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强,你就能从钢琴师到了音乐家的状态,组块群变成更为强大的组块生态系统。

这时你不仅有了盈利能力,你还有了议价权。

到此,你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输出系统。

忙完了这一阵,就该忙下一阵了

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朝阳读书团

转眼间,毕业已经快三年了。朝阳的小伙伴们,多数我已不再认识,也谈不上什么怀念。只是作为当年社团的一个发起人,我和赖大哥、望华他们一样,总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让朝阳这个学生社团也可以在自身的范围内,发展得最好。

自从工作之后,总感觉时间越来越少,好像做什么都力不从心。半年前我还自信着至少可以把这微信公众号做好,但现在我也不知道这自信还剩下几分。

前两天,在广州偶遇了当年南昌“疯狂之家高校联盟"的创始人张老师和主席杨帆,于是跟他们坐下来喝了几杯,聊了聊各自的现状。“疯狂之家”这个词,对于最近几届朝阳的成员恐怕听都没有听过,可在我当时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朝阳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疯狂之家的影响。

当时南昌有将近二十多所高校都有一个类似于咱们朝阳这样的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是一个疯狂之家,大部分的疯狂之家都是张老师倡导协办的,所以我们将这些社团称为“疯狂之家高校联盟”。联盟曾举办过很多次很棒的集体活动,现在想想也是记忆尤新。

晨读和励志是朝阳的主要活动和精神核心,其他的疯狂之家亦是如此。可说到励志,我现在越来越警惕这个词。不管是当年在疯狂之家的所见所闻,还是毕业后的自身经历,我看到了太多“励志”引发的悲剧。道理大家都懂,我不说也罢,只是希望朝阳的小伙伴们跟我一样,多一些警惕和自我思考,万不可沉迷成功学的套路。其实,梦想和贪婪从来都是讲的同一件事情,只是看你是脚踏实地还是好大喜功,行之有道还是不择手段。

毕业后,你会发现赚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发现赚钱很容易,要么是有人在背后帮你承担了那份不易,要么你只是恰好赶上了一个风口。但风口永远不会在一个地方久留,如果你不努力,等待你的依然是艰难困苦。

就像两年前,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手机软件开发的人才紧缺,于是随便一个工人或厨子跑去培训一下然后搞软件开发,都能月薪过万,可时间一长,能够在这个行业立足的,还是那些勤奋好学,技术过硬的。

所有的从容与稳定都源于之前的挣扎和努力,更悲剧的是,越是志向远大的人越难以满足于当前的从容与稳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吧。

说这么多,本意并不想传达消极的思想,只是想更真实地描述现实罢了。

最后,希望没有毕业的小伙伴们好好珍惜学校里的大好时光,尽情享受也好,提前奋斗也罢,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已经毕业的,还是趁年轻多拼搏一下吧,只有刻下努力的印记,往后才有吹嘘的资本啊哈哈。

书单:把自己升级成超级个体

在已经过去的2016,也许你有过快然自足,也有过迷茫徘徊,现在一年之始,正是我们思考方向,重新出发的时候。

书单君一直相信趋势的力量。趋势就像列车,它能让我们更快地抵达未来。经过前几年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勃兴,以及创新创业浪潮的淘洗,一个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市场对资源的调配能力已经触达社会机体的细胞层面,也就是说,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将得到越来越大的发挥空间。

过去,我们是组织机器的零件,现在,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超级个体

今天,书单君将结合6本书,给你6条自我升级的建议,帮你获得特种兵式的成长,完美开启闪闪发光的2017年。

1

定位你自己

一切从定位开始。

我们每个人生来不同,为何要挤在人潮之中?找到属于你的位置,一切努力的方向才会明晰。

当圈子里的朋友提到你的名字时,你希望他们想到的,是一个极致认真靠谱的执行者,还是一个有源源不断好点子的创新家,抑或,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好人”?

别人如何认知你,极大地影响着你所能得到的机会,以及你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这一点,我推荐大家读读《定位》。

这本书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难题:在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产品或一家公司,如何才能从同类中脱颖而出?虽然它讲的是企业和产品的定位问题,但同样适用于个人,因为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你是谁?你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你与其他人的差异何在?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想清楚这几个问题,然后找到你的核心价值,它会成为一切发展的基石。

2

用文字向外连接

文字是有魔力的。

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其实是建筑在文字上:时间一去不返,但文字记录了历史;思想虚无缥缈,是文字把它播进更多的心灵;人心各异,靠文字纲领将人们感召、团结、共同行动。

有人说,如今是图片和视频的时代。我不否认它们在信息记录和传播上的独特优势,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文字,也不意味着我们不是从事编辑、记者、文案、秘书这样的工作,就可以不提升文字能力。

《左传》里有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说话没有文采,就无法广泛传播。反过来讲,一篇质量上乘、精心打磨的文章,天然具有传播力。

你的思想、故事、价值观,都会通过一篇文章,甚至一条微博、一条朋友圈传播到更远的未知角落,被并不一定相识的人看到,或惺惺相惜,或感佩启发,因此而与你建立连接。

关于这方面,书单君推荐一本书,《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这是一本广告文案的训练手册,但在我看来,它也适合几乎所有的写作场景。因为广告文案的终极目的在于促成销售,而“销售”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篇评论文“销售”的是观点,一份简历“销售”的是你自己,一份项目方案“销售”的是一套商业计划,你甚至可以把一封情书理解为“销售”你的思念与爱。

这些“销售”没有直接涉及金钱交易,但更该被我们重视,因为“销售”的达成意味着连接的建立。

连接有多重要?打个比方,你能想象一台无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吗?

3

口头表达,是你说出来的“颜值”

人类主要的表达方式,除了文字,就是口语。

尤其像是公开演讲、表达想法这类事,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好像一直是个难题,毕竟大多数人小时候未受过相关训练。

然而,这个时代不仅呼唤敢想敢做的人,更要求你敢说,而且要说得漂亮。

苹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要感谢乔布斯的完美演示;雷军一口渣英语,也不得不跑去印度站台喊话;政客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少不了发表公开讲话感召民众……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乔布斯,但只要珍视自己的个人品牌,你总会得到面对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几千几万人表达的机会:路演,展示,分享,授课……

关于这一点,书单君想推荐的书是《演讲的力量》

作者是TED演讲的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此书结合了他15年的演讲指导经验,为我们揭秘了一场成功演讲的五个关键词:

  • 联系:与听众建立信任;
  • 叙述:通过故事激发兴趣;
  • 说明:简单解释难懂的概念;
  • 说服:巧用说服和推理;
  • 展示:给听众点惊喜。

面对众人勇敢地表达自己,还有比这更能让人增添魅力的事情吗?

4

价值体现于影响力

这几年有个词很流行:存在感

我们都不想做没有存在感的人。换句话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倾听,意见被采纳,提议被附和。

这就是“影响力”。

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眼中,它们就是所谓的“说服科学”,即“如何说服、影响他人”的学问。

说服,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向客户销售产品,向上司展示你的方案,对商家而言,它们也要想尽办法吸引客户,说服客户消费,等等。

如果你学习过“说服科学”这门学问,对人类的各种心理机制了解得一清二楚,你的说服工作无疑会简单许多。

这方面的著作,首推当然是西奥迪尼的《影响力》

他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总结了打动人心的六大秘诀:

  • 互惠:先给予,再索取;
  • 承诺与一致:要求承诺;
  • 社会认同:利用从众心理;
  • 喜好:争取赢得对方好感;
  • 权威:让专家来为你证明;
  • 短缺:饥饿营销,物以稀为贵。

当你掌握了影响他人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展现你的价值。

5

专注,善用你的精力

我们如今的生存境况与二十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面临的选择的数量呈现了指数级别的增长。

登陆微信,要接受每天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条信息的轰炸;出门吃个饭,能迷失于各种饭店榜单和点评中。

同样,当你不断精进,你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机会:有人约你写稿,有人请你授课,还有人组了饭局邀你参加……

它们或许都能带给你好处,但你不是机器,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注定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情。

为此,你需要一套新的人生哲学来应付这个新的局面。书单君想再次推荐《精要主义》

三个多月前,我曾和大家分享过这本书,当时我说:

“有些书教给我们的方法,就像帮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APP,而麦吉沃恩所主张的精要主义,就像一套操作系统,它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全新思考方法。”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得益于精要主义式的生活方式,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原本节奏紧张的生活变得更为高效和简洁——不仅完成了年度目标,还赢得了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

所谓精要主义,就是这么一种让你省时省力、直抵目标的方法论,简单来说,它可以浓缩为以下一张图:

记住,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我们比的不是谁更快,而是谁的负担更轻——《精要主义》这本书,就教会我如何去卸下负担。

当所有人都在迷失,只有专注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P.S. 如果你还没读过此书,可以读读书单君的旧文(☜点击阅读)

6

强化你的X因素

什么是X因素?

书单君无法告诉你,因为每人的情况各不相同: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那你的X因素就是大量法学著作,搭配社会学、历史等等人文学科著作;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创业者,那你的X因素就是大量优秀商业书籍,搭配管理学、互联网等等行业经典著作;

如果你想立志成为一个出色的新媒体写作者,那你的X因素就是各类写作技巧书籍及经典文学作品,再搭配大量的公众号阅读经验和行业趋势研究;

……

所谓“X因素”,就是你建立个人品牌的核心和基础,是你能力的“长板”。

随着你的X因素越强,你在行业里的地位也就越不可替代,自然而然,你就有了强烈的个人品牌。

外国视频网站Youtube曾经就提出过一个“1%法则”,大意是指在网上只有1%的人会发声,10%的人会与其互动,而剩下89%的人只是围观一下。

我们见过的大多数人都是那89%,他们不可谓不努力,但最后却只是平庸地过了一生;只有那敢于站出来的1%,才发现了时代的快车,在适当的时候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升级。

那么,2017年来了,你会是那不可替代的1%吗?

别急着回答,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吧,愿你今年的这趟旅程能走得更远。

陈丹青: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

按:陈丹青在第十届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上的讲演

大家好!我不会演讲,讲不出什么精彩的意思,今天就是来辩解: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这是一句老实话。

刚才,我在餐厅碰见上海来的许纪霖先生——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我说:“你和陈道明长得真像。”他说得很有意思:“不对,是陈道明像我。”许先生真的是读书人,我读过他写的书。我还听说昨天丁学良先生也来讲,他也是读书人。深圳的读书月,一定请了不少国内著名学者、教授,他们真的是读书人。

一个人不可以随便讲自己是读书人。我和书发生关系,是因为这些年写了几篇文章,凑成书,人家就说:你是写书的,抵赖不掉。有人忽然把我说成是优秀的散文家,这真是要命——我不过当了写作的客串,但要我对人家说“我是读书人”,这句话说不出口。

大家大约知道我们这拨人的经历。我是69届的初中生,66届的小学生。有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我同届——王安忆女士。1983年我在纽约第一次见她,她和她妈妈茹志娟女士来美国访问,说要见见我,就见面了。一见面,发现她居然是写小说的,我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一届读书最少。在座的可能有老三届(66届、67届、68届),多少读过一点书,上过初三、高三之类,好歹67届还上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家要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比今天好太多了,老师的水准不一样。

我还有一位老朋友,是阿城。他也就是初三毕业,但是你们要是和他谈话就会发现他什么都知道,科技知识也懂得很多,读书之杂、之多、记忆力之好,惊人。我年轻时交到这些朋友,有什么问题就问,没看过的书听他们讲讲,我觉得好像我也读过了。

我碰到王安忆,发现她和我同届,我们立刻有个默契:我们都没读过书。但是,我画起画来,她写起小说来,莫名其妙都混到一点名气,很奇怪的一件事。道理很简单,就是文革结束,非常荒凉,断代,没有人,我们就混出来了。

69届初中生一定是66届小学生,大家都知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了,一场浩劫开始了。10年间,教育停顿,学校关门。但我和你们说实话,后来我和老朋友交流经验才知道,其实小孩子高兴坏了:第一,不上学了;第二,不考试了;第三,可以在马路当中走,全国进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1967年);第四,可以跑进任何政府机关,公检法、上海市委,小孩子长驱直入,爬到屋顶上眺望,也不知道想干什么,一天到晚就这样混。

混掉一年之后,毛主席想想不对,讲了一句话“复课闹革命”,我们这些小混蛋又给弄到中学去了,是指定区域的,用不着考试,你住在这个区,你就进这所中学。进去后直到1969年毕业,我不记得上过一堂语文课。没有课本,所有课本都是反动的。我只记得上过一两节数学,记得一句话“两点成一线”,我想:一根线都这么讲究,我一天到晚画线条,不知道“两点成一线”。此外完全忘记了。又上了几节英语课,学什么呢?就是用英文讲“打倒帝国主义”、“毛主席万岁”。

我记得很清楚,英语女教师不断教我们那几句,反反复复,结果一次她舌头没转过来,忽然讲错了,讲成“打倒毛主席”。坐在我后面的几个女生立刻发现了,站起来厉声喝叫:反动!认罪!低下头来!这是我第一次领教女生的厉害,你想想看,初一的女生,14岁。那年月一天到晚就是要人认罪低头,女生很熟悉这套话语。怎么办呢,这位老师大概有一个月左右每个班上去做检查,对毛主席像鞠躬,认罪,哭。

除了这些事情,我们上学干什么呢?一是到工厂劳动,一是到农村割麦子,再就是看老师被批斗,听广播里公判枪毙人。最长的一次公判,40多个人被枪毙,我们就跟在后面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读书吗?

到了1969年初中毕业,我们就被塞到火车里,全部被送到乡下去了。这样一种学历,到处和人家说“我是读书人”,太猖狂了。

可是另一面,我们能够读到的书,全是在那段年龄(十四五岁一直到二十岁左右),为什么呢?书店关闭了。偶尔开着的书店,大家不能想象,架子上只有三种书:一种是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而且是经过选择的,并不是所有马列书都让你读;然后就是鲁迅的书,也是经过选择的,有单行本放在那里;再有一种书,就是革命小说。有一本广东作家写的《欧阳海之歌》,在座年龄大一点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还有一本是《金光大道》,作者是浩然。浩然去世了,他长得很好看,但他后来很失落,其实他写得蛮好的——就是这么几种书。后来稍微多一点了,医疗书,什么《赤脚医生手册》之类的。所以这样的书店,今天不能想象。当时的书店和菜场一样,菜场里面没有菜,就那么几种,还要排队,还要凭票,极度匮乏的年代。

可是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我喜欢画油画,很多画册就流到社会上来。红卫兵抄家,冲到人家家里去,把书拿出来。拿出来干嘛呢?两种办法:一是当着你的面全部烧掉,熊熊烈火。我看到过好几回上海人家,有点钱、有点家底的,一箱一箱书从楼上扔下来,堆在大街上烧掉。小时候不懂,不知道那是什么书。还有呢,就是红卫兵自己拿回家看。红卫兵也要看书的,包括《基督山恩仇记》、《安娜卡列尼娜》,红卫兵晚上抄家,白天醒过来看《安娜卡列尼娜》,你能想象吗?一个红卫兵,十六七岁,在那里看普希金,看莱蒙托夫,看哪个公爵为了夫人开枪决斗,总之,一帮野孩子在读贵族的书,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没有当红卫兵的资格,但是有红卫兵朋友,大家借过来借过去,为了这事吵架:你怎么还不还给我?其实我已经借给别人了。这样子,抄书、烧书、封书、偷书、借书、还书,是我们青少年时代大约有一点求知欲的青年都有过的经历。最近北岛让我们回忆上世纪70年代,其中有个很著名的作家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文革时期我们这些人怎么偷书、抄书。

这份书单,可以大约报给大家听听,比如说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作家德莱塞、海明威、杰克·伦敦,英国作家狄更斯、哈代,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莫泊桑。这是50后青年的共同经历,看翻译小说,小说范围不用讲,整个中国当时就那么多翻译书,一大部分还是解放前翻译的,现在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翻译的,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会看竖排本,看繁体字,后来去美国一天到晚要看对岸的反动报纸,台湾的竖排本和繁体字,我没障碍,都认得。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当时在我玩的几个小朋友那里借不到,所以非常惭愧——我不知道今天的70后、80后、90后在几岁读的《红楼梦》、《水浒》、《三国志》——我实话告诉大家,我到40岁出头才读了《三国志》、《水浒》、《红楼梦》,非常难为情,而且差不多忘记了,不是读书的年龄了,记不住了,只记得我在大都会博物馆临摩名作,天天临,当中出来抽烟,就摸出《三国演义》读,读到关公被拉出去杀头,眼泪下来了,心里好委屈,其他就不记得了。

我到纽约时,英文还没有好到可以直接读原文,就看台湾翻译的各种哲学和文论,比如叔本华、尼采、本雅明、罗兰·巴特、德里达。这些书应该在年轻时看,慢慢到30多岁,就有分析能力了。可是我30多岁刚刚读。现在大学教哲学、教文论的年轻教授也就30出头,他们高中时代就看这些书,记忆力好、概念清楚。我比他们大20岁左右,站在他们面前,怎么好意思说我是读书人?

大家知道上海、北京从前都有旧书店,阿城非常熟悉北京的琉璃厂,他说他的读书经验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下课跑到琉璃厂看杂书,就站在那儿看。上海有一条福州路,民国时期遗留的旧书店一家连一家,很多宋版书、明版书、清版书。我小时候经过这些旧书店,还能看到,虽然解放后公私合营,但世世代代旧书店的味道都还在。文革开始,一夜间捣毁、关闭,没有了,现在琉璃厂还在,福州路还在,但再也恢复不了几十年、上百年开下来的那种旧书店格局。

我前年到东京,问人家哪里是旧书店街?说是在神保町。我坐着地铁去,一出来看到那条街,立刻想起小时候的上海福州路。神保町家家书店都很旧,小得要命,老板坐在书堆中,整个空间大概就像这张桌子那么大,在那儿吃便当,弄个小电风扇,一个小灯泡挂着。他不是穷,不是破烂,他是摆谱,他真的有谱可以摆:我这是多少世代的旧书店!

这就是咱们一天到晚说的人文积淀。我们这儿呢?全毁了,好好的传统,没了。

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些书,交给今天任何一个大学本科生、一个高中热爱文学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说,“哥们儿,我读过这些书”,他面子上不笑我就不错了。这是最起码的书单。我到现在还经常认不出字,母亲给我写信还纠正我的错别字。我母亲不算读书人,抗战时上到初中,打仗了,再没机会上学,出去参加抗日救亡剧团,十五六岁就走了。她是民国时期老知青,在浙江上的是乡镇中学,老师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古文,教英文,所以我母亲识的字比我不知多多少。她喜欢看字典,很生僻的字都认识,诸位想想,当时一个民国初中生,居然认识这么多字。她说,她没想到儿子怎么会出版书,哪页哪页,错别字,哪页哪页,有笔误,她都知道。

我说自己不是读书人,也有点说反话的意思——前面一句是老实话,后面一句是反话——读书是很安静的事情,房间里有人,一点声音没有,肯定在读书,现在变成看电脑。看电视有声音,吵得要命——论教养,你如果真是读书人,你不会讲出来,不会告诉别人。你读书也好,弄艺术也好,不要弄成一个身份——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会画画,你会做两行诗,或者你会弹钢琴,不要和人家说。这是我到国外才学会的。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我才知道:原来教养是这个样子。但我们这边不是。我出国前,从没当面听到哪个人说:我是读书人,我是知识分子。很少有人说这句话。

1992年回国后慢慢交些新朋友,我发现真有人会说:我是做学问的,我是读书人,我们读书人怎样怎样,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这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呢?而且名片上还印着“某某画院二级画师”,然后打电话来:丹青啊,我通过一级画师了,咱们吃饭、喝酒。这等于名片上告诉你说:我是处长,我是局长,我是厅长。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会变成一种风气:一个人的身份那么重要。当然,重中之重——我们党最喜欢讲“重中之重”——就是权力、就是官位。今日中国的官文化,空前重要,《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活到今天,肯定抱头鼠窜,根本看不懂今天的官文化。

可是我说我不是读书人,已经是一句不该说出口的话,也属于没教养,是急不择言。但我没办法,到这儿来讲演就得有个题目。每次都是预约,当场要给讲题,我就举着电话在那里现想,急出这句话,其实讲些什么都不知道。

一整代的教养失去了,不知道这就是没教养,不知道什么叫做教养。我相信胡适不会对人说“我是读书人”,陈寅恪不会对人说“我是读书人”、“我是研究学问的”。陈寅恪,大家知道,游学列国,懂20多种语言,可是我画《清华国学研究院》时看他的资料,他任教填表时,就填两种语言,一是梵文,另一种好像是德文,把自己很多学问抹掉了。他到香港逃亡,本来去医病,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了香港。日本人占领后,想让他出来做事,他不肯,日本人到他家去交涉,说你要出来,家里就有粮食送过来,他不肯。结果大概有一点粗暴了,危险了——具体什么情节,我忘了——忽然他就和日本人当场交涉,讲起日语来,很流利的日语。他太太都吃一惊,不知道他日语这么好。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到要出事儿了,你都不知道他会讲日语,这就是教养。

但我在胡适的书里看到过“我们读书人”这句话,我相信他讲演时也说过这句话,这是另一回事情,是政治语言,是抗争的姿态,他这句话针对当时的国民党,意思是说,你们是武人,是弄政治的,国家的事情不能你们讲了就算了,你们要听听读书人怎么讲。但他平常不会跟人说,我相信,北大、清华当时一大堆教授像周作人、辜鸿铭不会对人说“我是读书人”。这是最起码的教养,随便哪个小镇上稍微知书达礼的人,他不会对人说“我是读书人”。

可是今天为什么会有这句话?因为我们大面积丧失了读书的传统,我们有过巨大的断层。等到水泥地荒草慢慢长出来,大家高兴了,有一种身份确认:你是做生意的,你是当领导的,我呢,读书人。但是这句话背后有大尴尬——今天的读书人,说实话,不是在社会上被尊重的一群人,他最后剩下一个不那么丢脸的身份,一个雅号——“读书人”,此外他什么都不是,他知道社会其实看他不起,他的心里会对自己有个交待:我没钱,我没权,可我是读书人。

今天,一个房地产商走过来,一个所谓老总走过来,说“不好意思,我是做生意的”,也许他很诚恳,表示自卑,但谁都知道,那才叫身份。我常在各种场合遇到有钱的主儿,年纪很轻:“陈先生,不好意思,我是做生意的,是个俗人。”我知道他其实蛮得意,他的地位比别人高,他的收入别人不能比,他在这个社会是真正被尊敬、被巴结的人。

所以这是微妙的事情。也许我错了,在座哪位如果对人说“我是读书人”,你可以向我抗议:我不是你讲的那个意思。

我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还有一点气话的成分在里面,为什么呢?我大约可以看得出来,这60年来,一个读书人、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国家是什么遭遇。大家知道最近钱学森同志刚刚去世(高寿),他是两弹之父,周恩来亲自请他回来,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科学家,当然他绝对是一个读书人,没问题。民国时期出了很多这样有出息的读书人,跑出去有出息了,像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这些人,但是我真的很佩服钱学森。钱学森很爱国就回来了,他回来以后,哪里看得出他是从美国回来的?穿一个军大衣,戴一个军帽,跑到西北的无人区研究原子弹,为什么?他得到党、政府、国家的最高礼遇,这批人绝对要养起来、用起来,即使在饥荒的年代,这些人油的配量、糖的配量都和普通人不一样。其他人境遇可就不一样了。

大家知道文革有多少文艺人自杀、被关押、发疯,然后衰败,最著名的就是老舍先生跳河、傅雷先生上吊,上吊的时候他还很有教养,他和他太太一块儿上吊,商量好了,万一绳子断了掉下去,会惊动楼下的人,就垫了棉被在下面,掉下来之后声音可以轻一点——最后一分钟还很有教养。留下的遗嘱很有意思,欠谁谁谁多少钱,什么时候还给他,留下来的钱给佣人,跟着一辈子了,还有多少钱,存款在哪里,都交待好了,简直就像希腊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之前说我欠谁一只鸡没有还给他,希腊时代一只鸡也那么重要——我昨天在广东吃了很好的鸡,每根骨头都啃完了——希腊时代,一只鸡也很重要。

李敖说:胡适、鲁迅、傅斯年、林语堂这些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被尊敬的知识分子。这话说的是对的。被谁尊敬呢?就是被军人尊敬,被流氓尊敬,被政府尊敬。蒋介石是个军人、大流氓,当时是总裁,他多多少少还是尊敬知识分子的,他当然要利用知识分子,但在利用前面,先有个尊敬在。

大家应该知道蒋介石和胡适的关系。起先他讨厌胡适,因为胡适在1927年后公然说蒋介石是反动派。当时中国统一了,北伐成功了,蒋的说法就变了。胡适就说,他背叛革命,他搞独裁,他应该下台。胡适那时多大年纪?30出头,很年轻。当时不是一个两个胡适,全国到处都有知识分子公开咒骂蒋介石,说你胡闹,你背叛革命,你下台,郭沫若也讲过,我看过他演讲的录像。就这样,蒋介石对胡适不高兴,结果有一次在武汉吃饭,他俩碰见了,蒋介石觉得这个人很儒雅,有脑子,可以用,于是诚心诚意地尊敬他。不久抗战爆发,蒋介石就说:胡先生,你帮帮我,你到美国去做大使。胡适去了,做了很多事情,包括争取美援,争取国际同情,孤立日本,等等。后来蒋介石失败了,退守台湾前关于总统选举问题,他甚至一度想让胡适出来给他撑门面:你来竞选总统。不管这句话是真是假,大家想想看,今天有没有这样的事情?笑话,不可能。你说蒋介石虚伪,利用胡适,胡适也知道这不是真意思,可是即便假的,现在这种事也没有啊!

到了台湾,又有很多风波,大家知道雷震办《自由中国》,他是国民党内部的改革派,这些改革派说蒋介石你搞独裁,你把大陆丢了,到了台湾你还搞独裁,搞特务统治,行不通了,我们要自由、要组党、要言论开放……他的后台是谁呢?就是胡适。胡适支持他,你放开胆子弄。可是胡适很理性,他说:现在我们已经退到台湾了,已经没有政府可以支持了,如果我们不帮助国民党、不理解国民党,我们还能帮谁?这是很实在的话。可是底下的军人(国民党里面的强硬派、右翼)把《自由中国》封了,雷震给判了10年。后来蒋介石和胡适一起吃饭,蒋介石说“这个家伙通匪”,还对胡适讲了一些话。胡适回答得很得体,他说:“总统,你这话说得太重了,我承受不起。”他坚持了自己的意思。

这样的事情,1949年之后中国国内不可能有啊!梁漱溟稍微顶了一下,全场一起骂他,梁漱溟也没办法,嘴瘪进去,很不服的样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之志不可夺也!”就这么一个人,讲了这么一句话。可是民国时期有的是这样的场面。傅斯年当着总统的面说:你把我脑袋拿走,这件事情我也不答应。不买你的账,不改变我的说法。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也痛苦,有些走向歧路,有些走向死路,很多年轻书生被枪毙,但是大量知识分子在战乱年代真是可以把声音发出来。

这30年来,知识分子得到部分尊重。尊重无非来自两方面:一面来自执政者;另一面来自社会(老百姓)。

 

1989年以来,20年,大家非常清楚:知识分子、学生、年轻人,都懂非政治化。咬牙,该挣钱的挣钱,该入党的入党,该当官的当官,该收钱的收钱。

 

上世纪80年代初流传一句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真的。为什么呢?当时小摊贩、小生意被允许了。阿城告诉我,有位云南知青回到北京,没活干,自己拿个大桶,就在北京火车站外大马路上点起火来做面条,千千万万旅客出来吃碗热汤面,很快发财了,成了万元户。那时什么工资改革、市场经济,还没开始弄,一个在社科院、在军事机构的老工程师,工资可能真不如一个卖茶叶蛋、卖面条的。

上世纪90年代不一样了,新世纪更不一样了,学者、文人、科学家的工资待遇、社会待遇,比过去好很多。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你要安分,你要听话。给你房子了,给你地位了,给你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了,你还要怎样?总之,是一个有前提的被尊重的方式,打引号的尊重,一大部分文人、读书人因此进入权力阶层。

我经常看到《南方周末》或者那些不安分的报纸,突然头条,说是重庆哪个“学者官员”落马了——听到这词还有点快感:骑在马上,然后,“落马”了,意思就是双规了——然后说他以前拿过硕士、博士。这种例子看得多了,我就想:好啊,你们去做读书人,我可不要做,我是画画的。

而读书人现在又被发现了另外一种价值:可以做门面。我回国时正好大学合并。2000年我糊里糊涂被弄到利益圈里,当时还以为可以弄点教育、做点事情,糊里糊涂进了清华,然后一天到晚听他们讲院校合并、开发校区、学术科研、项目经费……我刚回来听不懂,时间久了才明白,原来一大群知识分子被一小撮进入党内的知识分子利用,做国家的门面。对外说:你看,我们现在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生、多少硕士生、多少学术成果、多少研究项目……多好听啊!一不留神,已经2009年了,期间我去过欧洲、去过美国,我发现所有大学的规模和中国没法比,中国可能是全世界大学规模最大、教授最多、博士最多的国家,“非常伟大”。

这两年闹国学,孔子吃香了。世纪初中国人打倒孔家店,到了世纪末,孔子又成了圣人。据我所知,全世界现在有100多个孔子学院,教些什么呢?据说主要教中文。教中文倒也好,歌德学院在中国也主要教德文,但人家还有一大堆文化项目,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项目好意思可以拿到国外给人家看,说“这是我们的文化”,但孔子学院肯定办起来了,又可以养一大群官员、一大群读书人。

还是应了鲁迅的老话。鲁迅有一篇文章说“孔夫子是被权势者捧起来的”,第一个捧他的是董仲舒,独尊儒术,从此废黜百家,其他学术都靠边站,孔子最要紧。一路这么捧下来,军阀也要捧他,皇帝也要捧他,为什么?“儒表法理”,用儒家的说法作为教化、作为伦常纲纪,是有必要的,内里就是法家,无情镇压、无情统治,两条腿走路,中国文明一路下来。我不是说孔夫子不好,李零先生讲得对,孔子生前就是一条“丧家狗”,和现在的知识分子差不多,当然,我指的是绝少数非常傻的知识分子,一天到晚觉得手里面有很多好意见——你要不要?不要。又问那里:你要不要?不要……

现在很简单,你要献策,先入党,你是不是党员?不是,那不行,你入党就好办。可是一入党,文人原来的那点意思,就软了,没有了,就做官了,变成另外一件事情——很抱歉,在座肯定不少党员,我老婆也是党员,我没有嘲讽的意思,我只是描述一种状况。所以今天知识分子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地位从来没有这么高。我的好多同学现在都是局长级、司长级,处长都是小意思。70后的学生跑过来,递一名片,我一看,处长,我该叫他领导:王处长,您好!好久不见!

所以我说我不是读书人,也有沮丧的意思——不是为我自己沮丧,是为被叫做读书人或者自称读书人的群体沮丧。

韩寒,大家知道,在座的年轻人看不看他的博客?我非常尊敬他,非常佩服他。他最近写了一篇东西,叫做“文化大国”。他的思路和下笔处,总是很具体,我有时候看他的博客,很惭愧,我讲话还是太空,他从一件事情很具体地展开。他的意思是说,目前中国的富豪榜上,绝大部分是房地产商,没有一个出版商,没有一个文化人。他说,全国的出版业、书业好不容易一年下来核算利润,根本比不过随便哪一个房地产商。我不知道他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可能有小错,但是不会有大错,在座肯定有不少是做经济的人士,你们应该知道,中国今天真正有权有钱的人,是哪一群人,所谓文化人、做书的人、出版人,砸钱、算账,根本休想比。

国外不是这样,我见过国外的媒体大王,国外做书的人,也不是了不起的大富豪,但在经济格局中绝对有地位,更不要说好莱坞这样的电影产业,绝对有地位。韩寒说他要办杂志,他要给全中国杂志最高的稿费,他说文化人活得太没尊严了,一万字也就几千块钱。我们现在翻译上不去,稿费太少了,可怜巴巴在那儿过日子——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翻译家,年轻的、刚毕业的、正在找活的——我们拭目以待,看看韩寒会弄得怎样。

这里碰到一个问题:经济收益是不是衡量读书人地位的标准?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韩寒是畅销书作家,他有资格这么说:我是个畅销书作家。可是钱不够花,这是不对的。他坦然承认,因为今天的高房价,他买不起房。全世界像他这样的博客点击量,没有。欧美有谁有过一亿两亿的博客点击量?没有。德国人口几千万,也就和台湾差不多,荷兰人口只是台湾的一半,可人家是文化大国。所谓“大国崛起”,其实是一些小国崛起。

畅销书作家和作家是两个概念。所谓作家,艺术家,我今天写这本书、我今天画这幅画,实在是我喜欢,社会并不需要它,他不应该说:哪天我要买什么房子、买什么车。他自己选择了贫穷。卡夫卡,他有另外的职业,他白天上班,晚上窗帘拉起来,在那儿写,写到快死了,叫他朋友全部烧掉,他不满意。我最近刚去了布拉格,去了他的博物馆,很忧郁的一张脸,好多手稿,他根本不求闻达。这样的写手,全世界非常多,我在美国也是这个样子,我不抱怨钱不够花,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个社会并不少我一张画。

陀思妥耶夫斯基喜欢赌钱,他写作非常快、非常多,去换稿费;巴尔扎克还投资,全部失败,生意上是个傻子,写作上是大师。这样的人经常在钱的问题上挣扎,托尔斯泰不用,他是大贵族、大地主、公爵,他一辈子也不会用小说赶紧换钱。改了又改,精益求精,这是要有经济前提的。而西方吸收了历史教训,今天的西方,不太有梵高那样穷困潦倒的伟大艺术家,因为充分的市场化,艺术家过上比较有尊严的生活,18世纪、19世纪这种个人的悲剧,没那么显著了。

总之,我说我不是读书人,第一是老实话;第二是在说反话;第三是在说气话;第四是有点沮丧。但我要告诉大家,我说自己不是读书人,是要给知识和书保留最后一点诚意和敬意。

我虽然读书实在是少,但书本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还有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你不知道。每次媒体让我谈读书,我都会拒绝,尤其是叫我推荐书目,我不好意思说我今年读了哪本书,然后登到报纸上去,让别人去读——你怎么知道别人没读过?如果有很诚恳的年轻人站在我面前,我可能会想一想,我会问他“你读过没有”,他说没读过,我会说“你去试试看”,但媒体每年这样的邀请我都会婉言谢绝,我做不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你要自以为非。

昨天媒体采访,问我到不到书店去买书。我去的,我上世纪90年代回国,一大快乐就是窜书店,买一堆书,塞箱子里,很重地扛回纽约去。我非常高兴,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出了好多书,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禁书,咱们买禁书还得跑到香港去,但不管怎么样,今天国内的各个书店已是我大半辈子见过的最繁荣的时期,非常了不起了。可是很惭愧,到了2002年以后开始有我的书放在里面卖,我差不多不进书店了。我没办法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心理。我很年轻就有展览,全国美展也参加过,只要有我的画挂在楼上,我就不好意思进去,磨磨蹭蹭,蹭到展览快收了我才进去,帮着把画摘下来。就是不好意思,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在胡兰成书里看到他说,古人箭中靶心,射手会低头叫一句惭愧,我明白这意思了。我小时候看到体育场那些人一天到晚打球、投篮,我发现最会投球的人投中了,旁边有人叫好,他总是低着头跑开,我现在明白这种心理了——我从来没想到居然会有我的书在书店里卖。有两次学生开车带我经过,说:陈老师,咱们进去看看排行榜?我说:你去。我就躲在书店外面。不是说我完全不关心书卖得怎样,就是不好意思进去。我差不多5年没进书店了,销售活动我得去,直接面对读者,签签字,平常呢,我再也没有在书店泡一个下午这种生活了。

我对书充满感激,对阅读充满感激,什么感激呢?就是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让我有内心生活。人每天爬起来,走出去,都是为了谋生、应酬、作假、不得已。片刻的安静,都是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曾经讲过一句话,大意是:人类的一切灾难,是因为人回到家里还是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没变成在自己房间安静不下来的人。现在我在这里做秀,不要脸,可是只要回到旅馆房间,两分钟,一根烟,我马上安静下来,可以看报纸、看书,开始写我中断的稿子,这和我多多少少还在读书的习惯有关系。昨天记者也问我阅读有什么好处?书给你带来什么?我想来想去,就说书会让你静下来,这是很要紧的一件事情啊,做气功也无非是让你安静下来吧。

弗吉尼亚·沃尔芙,英国女作家,后来跑到水里自杀了——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个英国电影,很漂亮的女演员演的,叫做《时时刻刻》,一上来就是她站在河边犹豫要不要死,然后咣当跳下去,从水下面拍摄她的裙子散开来——沃尔芙写过一本书,《自己的房间》。她被认为是最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她那个年代,在英国这样的国家,一个女孩子能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空间,能够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做家长和社会要她们做的那种淑女,这在19世纪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她非常恳切、非常智慧地写了一本书叫做《自己的房间》。她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房间?她躲在房间里干什么?我想,其实她就是在读书、在写作,安安静静。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每一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它让你躲进去,给你庇护,让你安静。在座的年轻人,还没出道,可能租一间房间还比较困难,或者和爹妈、或者和同学一起住,都渴望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们在插队的时候,桥底下睡过觉,田野里睡过觉,两三个男孩挤在这么窄的床上,也睡着了,那时真渴望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是我的青少年时代非常快乐,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有书,有了书,你就好比有了自己的房间,每一本书就是自己的房间啊。

陈宗鹤:平等,最可笑与害人的谎言!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三头六臂,然而事实上真正成大事者只会专注地做一件事。

最近看了一本名为《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书。其中有一半的观点让我得到不小启发。这里插一句,以前总有读者问我怎么选书,其实很多时候一本书的价值并没有你想象那么大。如今大大小小出版社为了卖书,将许多很没有价值的书籍加以包装卖到畅销,我认为这非常不道德。看书是有成本的,一本书花8-20个小时看下来,如果一点营养都没有,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你宝贵的时间。说不定这点时间陪伴家人的价值更高。

所以,当一本书有10%的篇幅能给我们带来反思与影响的话,那它就属于值得的了。比如《断舍离》,这本畅销了不要再畅销的短篇书籍我看完后90%是不认同的,因为作者后面为了断舍离而断舍离,已经超出了一个凡人的界限。就像前天那篇“吃得苦中苦,大多是人下人”一样,最后为了吃苦而吃苦,就超过了吃苦本身的意义,没有必要。但断舍离有10%的内容给到我印象很深,就是你成长的一生不必有太多情感的牵绊,一些似有似无的关系完全可以放下,这样你的生活效率会变的非常高。学会选择真心对你的朋友与亲人,抛弃那些鸡肋的牵绊,这就是情感上的断舍离。

当然,今天我们还是回到《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上,生活我们常常会遇到阻止自己成长,甚至让自己误入歧途,却又坚信不疑的谎言。比如“平等”。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平等。

人们打着正义和人权的旗号,对“平等”推崇之至。但现实世界从不存在绝对的平等。老师打分时,每两名学生中总有优劣之分。评委评选时,面对的选手也总有高低的差别。英雄遇英雄,各有所长。平等很理想,但现实很具体。

平等是一个谎言。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正确的选择。

平等是一个非常大的谎言,即使在每个人生活周围都能感受得到。

当你的车被身后酒驾的司机追尾后,在看似交警与保险公司平等的处理下,你其实遭受的是不平等。被酒驾追尾,没错,后车全责,你的后保险杠与后备箱全被撞烂,需要移至4S店维修。维修费确实由对方或保险公司出,但这起事故给你半路带来的麻烦造成耽误的时间(比如航班迟到、开庭缺席、重要的会议缺席等),交通法从没有让肇事方弥补。

其次,你的车被撞后若要大幅度维修,以后二手车卖出去时就可能被标上发生过大型事故,二手车估价暴跌,这样的损失也没人给你弥补。

最后,修车是需要时间的,10天或半个月,再加上修完车问肇事方讨钱更需要精力与时间。而因为失去交通工具带来工作时间的减少与不方便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点也从没有人给无责方弥补。

所以,看似平等的交通事故处罚,其实是严重不平等的。

放到法律上,平等就更像是笑话,杀人偿命从来不是一种平等,因为犯罪者即便死十次,受害者也无法重生。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被判死刑只是法律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与维持秩序的威慑,从法律上讲没问题,但回到受害者身旁,看似法律的平等并不能带来公平。林森浩的死刑或许对黄洋父母气愤的情绪稍微缓和,但对黄洋父母失去爱子的悲痛永远无法弥补。对黄洋父母来说、对受害的黄洋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平等。

认清楚平等的假象后,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你才有机会。

举个例子:从我们上学起,什么是平等的标准?

成绩。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时代优秀与拙劣最重要的指标,而且高考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平等的入学量化方法。这点没人反对吧?

那如果毕业后也以这种“平等”,用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会发生什么?学校里成绩好的同学毕业后越来越成功,学校里成绩差的同学毕业后越来越失败。可现实呢?现实不仅是不平等,且是残酷的。

或许有人会问:“陈老师,你说的是父母家庭教育和家里的房产造成的不平等吗?”

不,原生家庭的环境与资本确实是不平等很大的因素,曾经成绩差的同学毕业后能靠家里三套房的房租无忧无虑生活;而成绩好的同学在北京蜗居在厕所漏水的合租房,每个月起早摸黑,为了房租整日发愁,不知何时是头。这是一种“不平等”,存在且残酷,你不得不接受它。我把他称为消极的“不平等”,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喜欢。

但今天我讲的不平等是撇开原生家庭与房产的。假设成绩好与差的童鞋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以怎样的方法逆袭呢?

两个字:特长。

论高考,刘翔上不了清华北大,孙杨上不了交大复旦,易建联上不了985学校。他们成功么?至少现在看比大多数人都成功。论付出,我不认为读者中考研究生的同学付出的比他们少,我不认为医学生没日没夜的考试比他们容易。但他们只做了一件事,也就是今天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专注的做下去,只做这个。

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特长是什么?头脑。这种智慧的天赋连我也望尘莫及。如果你把这个世界看作以成绩为平等的话,那你去和他们拼聪慧,拼反应能力,拼记忆力,永远拼不过。最后自卑的情绪会持续打击你,“这辈子就这样了”的声音持久围绕的耳旁,沦为平庸。

你甘心么?今天我告诉你,你可以超越他们,可以逆袭所有的学霸,因为世界是不平等的。

那就是:去做一件事,一件你最特长的事,将他做到极致。

高考的成绩、毕业的学历都无法代表你一生的定位,每个人都有能力摆脱平庸。喜欢写作,就写到出版;喜欢画画,就画到IP;喜欢演戏,就打开直播。从没有规定一个作家要是学霸、一个画家需要学好数理化、一名主播需要拿着博士的证书。

这是一个展现个性的时代,不要去听课堂上老师跟你说的“三脚猫”、不要听最害人的谎言“木桶原理”、父母口中“稳定”的工作未必是具有一腔抱负的你最终梦想。

是的,你有这个机会,跳出舒适区,寻找回原本的你。

去吧!享受这样的不平等。记住,你没有那些天才们的天赋!拼成绩拼头脑你永远拼不过!大路你永远赶不上!但摆在你面前有条通往山顶陡峭的栈道:将你最擅长的一件事做好,只做这一件,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