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三头六臂,然而事实上真正成大事者只会专注地做一件事。
最近看了一本名为《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书。其中有一半的观点让我得到不小启发。这里插一句,以前总有读者问我怎么选书,其实很多时候一本书的价值并没有你想象那么大。如今大大小小出版社为了卖书,将许多很没有价值的书籍加以包装卖到畅销,我认为这非常不道德。看书是有成本的,一本书花8-20个小时看下来,如果一点营养都没有,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你宝贵的时间。说不定这点时间陪伴家人的价值更高。
所以,当一本书有10%的篇幅能给我们带来反思与影响的话,那它就属于值得的了。比如《断舍离》,这本畅销了不要再畅销的短篇书籍我看完后90%是不认同的,因为作者后面为了断舍离而断舍离,已经超出了一个凡人的界限。就像前天那篇“吃得苦中苦,大多是人下人”一样,最后为了吃苦而吃苦,就超过了吃苦本身的意义,没有必要。但断舍离有10%的内容给到我印象很深,就是你成长的一生不必有太多情感的牵绊,一些似有似无的关系完全可以放下,这样你的生活效率会变的非常高。学会选择真心对你的朋友与亲人,抛弃那些鸡肋的牵绊,这就是情感上的断舍离。
当然,今天我们还是回到《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上,生活我们常常会遇到阻止自己成长,甚至让自己误入歧途,却又坚信不疑的谎言。比如“平等”。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平等。
人们打着正义和人权的旗号,对“平等”推崇之至。但现实世界从不存在绝对的平等。老师打分时,每两名学生中总有优劣之分。评委评选时,面对的选手也总有高低的差别。英雄遇英雄,各有所长。平等很理想,但现实很具体。
平等是一个谎言。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正确的选择。
平等是一个非常大的谎言,即使在每个人生活周围都能感受得到。
当你的车被身后酒驾的司机追尾后,在看似交警与保险公司平等的处理下,你其实遭受的是不平等。被酒驾追尾,没错,后车全责,你的后保险杠与后备箱全被撞烂,需要移至4S店维修。维修费确实由对方或保险公司出,但这起事故给你半路带来的麻烦造成耽误的时间(比如航班迟到、开庭缺席、重要的会议缺席等),交通法从没有让肇事方弥补。
其次,你的车被撞后若要大幅度维修,以后二手车卖出去时就可能被标上发生过大型事故,二手车估价暴跌,这样的损失也没人给你弥补。
最后,修车是需要时间的,10天或半个月,再加上修完车问肇事方讨钱更需要精力与时间。而因为失去交通工具带来工作时间的减少与不方便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点也从没有人给无责方弥补。
所以,看似平等的交通事故处罚,其实是严重不平等的。
放到法律上,平等就更像是笑话,杀人偿命从来不是一种平等,因为犯罪者即便死十次,受害者也无法重生。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被判死刑只是法律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与维持秩序的威慑,从法律上讲没问题,但回到受害者身旁,看似法律的平等并不能带来公平。林森浩的死刑或许对黄洋父母气愤的情绪稍微缓和,但对黄洋父母失去爱子的悲痛永远无法弥补。对黄洋父母来说、对受害的黄洋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平等。
认清楚平等的假象后,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你才有机会。
举个例子:从我们上学起,什么是平等的标准?
成绩。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时代优秀与拙劣最重要的指标,而且高考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平等的入学量化方法。这点没人反对吧?
那如果毕业后也以这种“平等”,用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会发生什么?学校里成绩好的同学毕业后越来越成功,学校里成绩差的同学毕业后越来越失败。可现实呢?现实不仅是不平等,且是残酷的。
或许有人会问:“陈老师,你说的是父母家庭教育和家里的房产造成的不平等吗?”
不,原生家庭的环境与资本确实是不平等很大的因素,曾经成绩差的同学毕业后能靠家里三套房的房租无忧无虑生活;而成绩好的同学在北京蜗居在厕所漏水的合租房,每个月起早摸黑,为了房租整日发愁,不知何时是头。这是一种“不平等”,存在且残酷,你不得不接受它。我把他称为消极的“不平等”,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喜欢。
但今天我讲的不平等是撇开原生家庭与房产的。假设成绩好与差的童鞋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以怎样的方法逆袭呢?
两个字:特长。
论高考,刘翔上不了清华北大,孙杨上不了交大复旦,易建联上不了985学校。他们成功么?至少现在看比大多数人都成功。论付出,我不认为读者中考研究生的同学付出的比他们少,我不认为医学生没日没夜的考试比他们容易。但他们只做了一件事,也就是今天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专注的做下去,只做这个。
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特长是什么?头脑。这种智慧的天赋连我也望尘莫及。如果你把这个世界看作以成绩为平等的话,那你去和他们拼聪慧,拼反应能力,拼记忆力,永远拼不过。最后自卑的情绪会持续打击你,“这辈子就这样了”的声音持久围绕的耳旁,沦为平庸。
你甘心么?今天我告诉你,你可以超越他们,可以逆袭所有的学霸,因为世界是不平等的。
那就是:去做一件事,一件你最特长的事,将他做到极致。
高考的成绩、毕业的学历都无法代表你一生的定位,每个人都有能力摆脱平庸。喜欢写作,就写到出版;喜欢画画,就画到IP;喜欢演戏,就打开直播。从没有规定一个作家要是学霸、一个画家需要学好数理化、一名主播需要拿着博士的证书。
这是一个展现个性的时代,不要去听课堂上老师跟你说的“三脚猫”、不要听最害人的谎言“木桶原理”、父母口中“稳定”的工作未必是具有一腔抱负的你最终梦想。
是的,你有这个机会,跳出舒适区,寻找回原本的你。
去吧!享受这样的不平等。记住,你没有那些天才们的天赋!拼成绩拼头脑你永远拼不过!大路你永远赶不上!但摆在你面前有条通往山顶陡峭的栈道:将你最擅长的一件事做好,只做这一件,做到极致!